推免分享

– “青年奋斗路”专栏 –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勉励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为展现民商学子脚踏实地,敢想敢为的昂扬青春姿态,激励广大学子在青春舞台上艰苦奋斗,施展才干,民商法学院本科生第三党支部特推出“青年奋斗路”系列主题推送,本期为大家展现的是民商法学院2019级6班徐旭同学的奋斗故事。

01 个人简历

姓名:徐旭

推免院校:吉林大学

推免专业:诉讼法学

奖学金及荣誉称号

1.一等奖学金暨“三好学生”荣誉称号(2020)

2.一等奖学金暨“三好学生”荣誉称号(2021)

3.“优秀共青团干部”荣誉称号(2021)

科研竞赛

1.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1项,省级1项,校级1项

2.陕高联法律知识竞赛省级团队一等奖

3.民商法学院本科生科研1项

4.在校内刊物《国际法探索》发表论文1篇

5.“外研社·国才杯”英语竞赛校级一等奖、三等奖

02 经验分享

(一)

/校内推免资格获取/

成绩/奖励+信息获取+引路人

1

成绩/奖励

成绩奖励是获取推免资格的基础条件,以我在民商法学院的推免经历而言,成绩和奖励的重要程度基本相当,不可偏废。

就成绩而言,大学三年多我实在没有找到一个聪明的、走捷径的办法,最大的感受是只有从大一开始就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门科目。就必修课而言,提前的背诵是十分重要的,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背诵,效果是事半功倍的。至于考前寻找重点等等小技巧往往只是锦上添花。选修课一般不需要背诵,以论文或开卷考试为主要结课方式,选修课的关键也在于认真二字,也许不必内卷到写太多的字数,但一定要是经过自己亲自思考后亲笔动手所写,以老师的经验很容易看出你的态度是否认真。成绩要想在保研层面具有竞争力,需要每一个学期都以最大的努力投入学习。成绩在申请外校方面是第一甚至是唯一考虑因素,例如北大清华、人大等顶级名校往往只要成绩前三或者前二。

奖励的争取,一个重要的原则是敢于参与,很多奖励听起来高大上,但实际参与进去你会发现可能真的没有那么难获得。参加科研竞赛时,不必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以平常心对待往往会取得不错的结果。把科研竞赛主要的当做锻炼自己能力的一种方式,多多参与总是好的。即使是志向不在推免的同学,也可以多多参与科研竞赛,在这个过程中自身确实能获得一些进步。

2

信息获取

信息获取是推免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既然选择了推免,就应当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要去积极的搜索有关资料。不要觉得积极的获取信息是一件功利或者是自己不屑于做或者是麻烦的事情,就像选择了考研、出国、考公、就业等的同学一样,积极获取保研信息并不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

获取信息的首要途径是自己的搜索,所有保研文件、保研信息和保研经验都是公开的,微信搜索、知乎、微博、小红书等等全部用上。信息搜索能力是现代社会一个十分重要的技能。要把一些基本的但是关键的问题明确,例如:加权成绩和平均成绩有什么区别、哪些科研竞赛保研算加分、社会工作具体到底是怎么计算的。了解了这些基本的问题后,对于一些细节性的问题主要可以问辅导员老师,辅导员老师都会给予详细热心的答复。若还有无法解决的细节问题,那么可以请教学长学姐,但不要自己什么都不搜索就去问别人。还要明确每个学院都是有自己的奖励计算规则,这些关键性的细节问题一定要早早明确。出于保护同学隐私的目的,大学成绩排名基本都是不公开的,对于自己具体的成绩排名要去主动问辅导员老师,早早掌握。

保研作为升学的一种方式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功利性,任何量化的考察(考研、法考、考公)都是如此。掌握信息后,对症下药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不应当将自己的生活完全的沉浸在这种功利性当中,同时也要注意在针对性努力的同时要保持必要的原则底线,不要为了保研丧失了一些基本的底线。

3

引路人

也许不是每一个保研的同学都有引路人,但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有一位引路人是十分关键的。这个引路人可以是学长学姐,可以是老师导员。引路人这种事纯看机缘,没有也不必太过强求。

于我个人而言,引路人最重要的作用是点燃了我保研的一个希望,我第一次开始考虑保研的可能性就是在大一和学长学姐们做项目的过程中,同时那个项目的成功也让我有了更多的信心。可以说,如果没有当时学长学姐们真诚的帮助合作,我也许不会走上保研的道路,就算走上了,想必也要走很多的弯路。现在帮助过我的学长学姐们都有了自己光辉的人生道路,我由衷的感谢她们的帮助。

有引路人的指导,整个推免过程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但根本上仍然是自己的努力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如前所述,引路人纯看机缘,不应刻意强求。有很多真挚的关系、无私的友情是强求不来的,唯有以真心换真心。到了现在,回想起来,当时人生中一个不经意的决定、一次不经意的接触竟会给我后续的人生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当时的我是不能完全明白这个道理的。

Firefighting

Day

(二)

/校外学校申请/

保研是十分麻烦的,在经历了上述一系列校内资格获取的努力后,还要进行更加复杂、麻烦的校外学校申请环节,整个过程十分搞人心态。但我主要想分享的,并不是那些细碎的、具体的申请经验,因为在事后看来,当时很多自以为是的经验,作用并不很大,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成绩,其他可能作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而成绩基本已经是早早决定了的。

我主要想分享的经验是有关保研的目的和保研与职业的选择之间的关系。如果把走学术道路也视为一种工作的话,保研完全是就业的一种方式和途径,因此在选择学校时我认为目光一定要长远,一定要以自己未来的就业为指导。具体而言,如果未来职业意向是公务员,那么“法学学硕+985院校”的优势可以保证你大概率走向定向选调的快捷道路;如果未来意向是律师,那么“地域+院校在法学圈内名气”就是十分重要的考量因素;如果未来意向是学术,那么就要明确院校的学科优势,考虑名师所在院校。至于院校环境、交通位置等等因素,个人认为并不是十分关键。

在院校的选择技巧上,如果精力充沛可以海投,也可以根据上述就业导向针对性投放申请。整体来看,如果要申请顶尖名校,那么最好选择法硕,在推免过程中,法硕的难度相对小于学硕,更利于去冲刺名校。学硕具体方向的选择,一般综合考量个人兴趣和进入复试难度,在就业过程中除了某些省份省级单位公务员招考限制到了具体方向(如2022年云南省定向选调,云南省人民检察院部分选调限制到了具体的学硕方向),在其他时候基本没有任何影响,因此不必太过纠结。

(三)

/思考是生活的一种方式/

不必讳言,保研是我短短二十多年人生中值得回忆的一件大事。但大学生活中还有很多小事,是我回忆起来会感到如小孩子吃到棒棒糖一样甜蜜的。

我自小热爱足球,在大一大二加入了民商法学院足球队,我记得每天中午放弃午睡训练的日子,我记得新生杯参加比赛的日子。在球队我并不十分外向,但学长和同级同学总是让我感到获得了发自内心的友情。后来我因个人事务繁忙,在大二选择了退出,现在想来,这个决定让我有些遗憾。我在足球运动中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欢愉,这种欢愉是如此的纯洁美好,构成了我十分快乐的回忆。

其余更多的时间,我主要花费在了看一些“闲书”方面。这些书主要是非法学类的社会学、哲学、政治学、历史著作。这些著作不会带给我任何功利性的直接作用,但真正热爱的东西往往不掺杂功利,我在阅读这些书籍当中感到十分的放松、安然,似乎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就在我的眼前。有时我会在宿舍和舍友讨论一些社会议题和书籍,会在编辑部和同学专心研读一本书,这些“无用”的时光,是我大学生活中无可替代的回忆。

休闲时光,我会选择学校对面的星巴克、小吃街或者学校旁边那个基础设施不太完善的电影院。偶尔兴致到来,会选择和女朋友前往市中心、小寨、大唐不夜城等地探店。倘若遇上阴雨天气,我想选择在宿舍刷剧也是十分惬意的。偶尔学习疲惫,在教室打开手机逛逛b站,看一些梅西和张国荣的视频,往往一看就会很久,产生了很多负罪感。我记得大二下学期期末考时在教学楼用手机观看足球直播,亲自见证梅西获得美洲杯冠军的日子,那时我似乎觉得期末考的压力荡然无存,我永远珍藏这些回忆。

大学时光是我很快乐的一段时光,我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了友情、爱情。每当疲惫不堪时,我总会回想起这些无忧无虑的时光。我记得冬天的大雪,我记得天平楼下的那只小猫、我记得西北政法秋天的落叶,我记得那一个一个风华正茂的面庞。

03 结语

有一句流行的话叫“不必羡慕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花期。”还有一句不那么流行的话叫“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也就是这篇推送的标题。这是唐代诗人落第后游览筹笔驿时联想到诸葛亮的生平所作,感叹时势顺利时仿佛天地都齐心协力,大运一去即使英雄也难以指挥自由。保研十分喜悦,这种喜悦有时会冲破人的理性,我想保研只是人生阶段的一个小高峰,每个人的高峰不同,同一个人有高峰也会有低谷。如何坦然的面对高峰和低谷,也许才是更加重要的。

– end –

图文 |徐旭

编辑 | 巩浩

审核 | 秦远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