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们这个时代,知识没有力量,又或更确切地说,那种“内在的力量”似乎给人感觉远不足以抵挡外部力量的紧逼。“知识就是力量”在某些现实语境下,看起来就像是个笑话。
在《那些特别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女人们》一书中提到:“和自己的同类团结在一起,从自己的不同中汲取力量的做法,在非洲裔美国人的生活环境中几乎是不可能的。”换到我们的环境,至少还有可能。虽然时下很难,但绝大部分边缘群体可能一直都是这么过的。
在《想象的全球化》一书中也提到:“文化中有一部分生产知识,以知识之名,人们可以在政治或教会权力面前,坚定无疑地断定二加二就应该等于四。”这确实能支撑人们的信念,但换到我们的现实中,人们看到的似乎是:你归你坚持,但别人可以视而不见,根本不予理睬,这时候你怎么办?
曾看到这么一个说法:“写作是最小单位的自由。”在我的理解中,这是一种内在的、不受外部力量触及的自由,而与此同时,所谓“最小单位”,也意味着这种“自由”可能只属于个人,从而摆脱了迎合他人的诱惑。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乐于写作。“写作”只不过是一种自我表达方式,但理解并超越自己的处境,正是人之所以为人。这一意义上的“自由”,意味着我们在经历漫长的旅程之后,最终抵达自己的内心。
写作对我来说,既是一种自我表达、一种自我反省,也是一种与他人产生联结的日常实践。很多人对发生的一切无法理解,那写作就是为了搞清楚。我本不算是一个激烈的人,看过我文章的人我知道,我更多的只是对分析一些问题、现象感兴趣,同时记录自己的经历。我从来不想改变谁,只是有了想法,写下来,有人看到就行了。
在对现实的分析、书写和阅读中,我们有机会找到彼此。
前几天看到有人写的一句话:“现在的社交状况:生死之交遍布天南地北,同城找不到人共进晚餐。”在疫情之下,这可能尤其能引发共鸣:我们的肉身被拘禁在狭小的空间里,和周围亲友因观点分歧而疏离,但却灵魂出窍,通过网线与远方的人产生精神上的共振。
当现实如此时,我们就尤其需要另一个空间来安放自己的心灵。
这是逃避现实吗?某些时候,也许是的,但在我们当下,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从痛苦的社会现实中抽身出来,客体化地凝视自己的处境,更好地理解和反思那都是为什么,也由此找到属于自己的共同体,找到一条走出泥淖的道路。
所以,当你写的是自己想写的东西时,有多少人理解其实就变得没那么重要了。
你所需要的,便是最小单位的自由而已。
为了拯救不开心,我创建了“不二那些让人笑出内伤的段子群”。
建群初心【我为什么要创建一个笑话群?】
目前
一群被封,
新一群被封,
四群再次被封。
剩下的是二群,三群人已满,为防失联重新开启不二段子总群招募,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加入。

如果加不进去,请先加微信【ncf714】拉你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