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品读

女性的自由与自主

——读《简·爱》有感

在文化和时代都迥然有异的东西方,对于一样事情却有着超乎寻常的相似性,这便是对待女性态度上,自有社会诞生以来,女性便似乎是作为一件附属物存在着的,而婚姻制度则更像是对私属物的社会界定原则。事实上哪怕到了现在,妇女的解放问题和男女在婚姻选择方面的问题的讨论依然是具有极重要现实意义的。

简·爱父母双亡,唯一确认有血缘关系的舅舅在去世前将简·爱托付给了实际上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舅妈,这一段家庭的设定就很值得玩味。

舅母希望甩掉简·爱这个包袱,把她送去了寄宿学校,这既是简爱成长的过程,也是她独立的一个过程,古代女子在达到生育年龄后便要出嫁,因为要承担生育人口的重责,而人口向来是最最重要的资源,重要到容不得考虑妇女本身的意愿,因此可以认为这种从一个家庭到另一个家庭的交接是无缝的,这种情况大约一直持续到生产力发展到机器可以部分取代人力劳动,女性可以完全独立养活自己为止。不过无论如何,简·爱能完全独立地,自我地为自己学习,去找工作,这就是迈出的极重要极伟大的一步了。

接着要出场的就是罗切斯特了,罗切斯特的身份是简·爱的雇主,简·爱在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的过程中,与罗切斯特互有好感,但是距离婚姻还有很远很远的距离,这其实又是一层对比,将婚姻关系与雇佣关系相比较,这两者的其实并无多少不同,刨去婚姻中爱情这一充分不必要条件,婚姻可以被认为是一个非常粗糙的雇佣关系,区别在于雇佣关系是赤裸裸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不掺杂一丝一毫感情在里面的纯粹的理性关系,一方提供何种劳务,另一方提供多少报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婚姻关系中一方与另一方之间互相的界限在哪里,互相应负的责任与应尽的义务在哪里,都是一笔糊涂账,如果一方强势一方弱势,那势必会让婚姻关系变成强势方合理合法欺压弱势方的武器;如果双方都对于双方应得的权利与义务不闻不问,那么结局必定是貌合神离,互相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如果双方都想着通过挤压对方来使自己更占上风,那么双方的破裂就是可以预见的。

简·爱与罗切斯特双方都是从心底爱上对方的,但是从互相爱慕到在一起,中间是有好些问题需要解决的。

在我看来非常艺术巧合的一幕,简·爱在孑然一身时神奇地遇上了自己的友善的表哥表姐们,又从自己的叔叔那里继承了一大笔遗产,让原本还穷困不堪的简·爱一下子变得富有起来。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作者大概也是发现,想要让罗切斯特和简·爱平等,无非是让罗切斯特往下跌落到离简·爱近一点,或者让简·爱往上爬离罗切斯特近一点,但是阶级跌落容易,阶级攀升何其困难,罗切斯特从一个大庄园主到缺手缺脚双目失明的残疾人,只需要一把大火,简·爱要怎么才能从一个最普通的老百姓一跃而成为富贵小姐呢?于是干脆让简·爱去继承遗产吧。

夏洛蒂·勃朗特在她身处的时代里,对女性的未来做了展望,但是她对于女性如何去争取,如何去努力达到她展望的那种未来却没有给出答案,她用了一种最不合理但又最合理的方式给了她心中的女性一个还算美满的结局,直至今日,这条问题依然是一个难以回答又必须回答的问题,希望未来这个问题能有更加完美的答案。

主播|大白

作者|羊新宸

编辑|季文杰

编审|朱建元 徐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