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渝支医不仅是一项工作任务,更是一份崇高的政治责任。”援渝医师秦静说。

秦静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是山东德州第六批援渝支医专家团队的一员,现任重庆市秀山县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秦静(中)为患者进行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

从东部平原省区到重庆的大山深处,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差异,更要面对湿热气候的挑战。初到秀山,正值天气炎热,可秦静顾不上气候、饮食等方面的不适应,毫不迟疑地投入援渝医疗工作。“不能那么娇气,组织上派我到秀山是来工作的,必须牢记使命、积极作为,努力为秀山医疗事业多做些事。”每每生活上遇到困扰,她总是在心里如此告诫自己。

千里援渝支医,尽展“天使”担当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一个永远让人神经紧绷的科室,病人多为高龄、危重且病情复杂,医护人员随时面临抢救工作。有一次,一名老年患者突发胸痛、憋气,口唇紫绀,大汗淋漓。“肺栓塞、急性心肌梗死、自发性气胸……” ,秦静在脑海中飞速思索、判断,“吸氧、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她有条不紊地指挥抢救。经过仔细检查和询问病史,最后确定为患者因剧烈咳嗽引发气胸,并及时实施了引流术。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秦静就是这样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精湛的诊疗技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为生命保驾护航。

秦静(左一)在为患者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这里工作虽然辛苦,但是能够发挥专业特长,为大家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也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秦静在自己的工作日记里写道。还有一次让她印象深刻突发状况是,一位百岁老人右侧包裹性胸腔积液,合并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心功能极差,需要尽快进行床旁胸腔穿刺引流术,这本是呼吸科很常规的操作,但老人高龄且又虚弱,手术风险明显增加。主管医师心里没底,于是找到秦静。情况紧急、救人要紧,她二话不说,立即来到病房进行床旁查体和病情评估,并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操作手法,干净利落地实施了胸腔穿刺引流手术,及时有效地缓解了老人的喘憋症状。患者家属满怀感激地说:“多亏秦医生救了我们老母亲一命”。

传授高难技术,致力培育人才

气管镜操作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诊疗技术,又称“气管内跳舞”,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作支撑,更需要娴熟的操作手法才能达到检查目的和确保安全。来到秀山短短3个多月时间里,秦静为秀山县人民医院完善了气管镜预约核查制度,规范了气管镜检查操作流程、气管镜室消毒流程以及报告书写等;已完成气管镜检查300多例、支气管镜下刷检100多例、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200多例。她开展的经支气管肺组织活检(TBLB)、经支气管镜支气管腔内冷冻治疗术等诊疗技术,填补了秀山县人民医院的技术空白。

秦静(右一)在“手把手”带教支气管镜检查

工作中,她一直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手把手带教年轻医师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及相关治疗,尽心尽力传授技术和经验,致力于为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培养一批过硬的技术能手,得到医院充分肯定和科室医生一致好评。

用心用情奉献,帮扶成效初显

尽管日常的诊疗工作繁忙劳累,可作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专家,秦静始终坚守尽最大努力帮助科室理顺相关工作的初心。她坚持定期开展教学查房、疑难病历讨论和业务讲座等,直接带动科室业务学习氛围越来越浓厚,大家也从开始的“要我学”慢慢转变为“我要学”,临床工作中带着问题查资料看文献、相互探讨交流已蔚然成风。

秦静在开展业务讲座

在繁重的医疗工作之余,她还非常关注科室建设,向科室提交了《关于科室建设的一点建议》,起草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科近三—五年发展规划》,规范了科室诊疗流程,并多次代表科室参加全院疑难病例研讨、死亡病例讨论等,医院和科室对她严谨负责的态度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积极参加义诊,医惠秀山百姓

根据“鲁渝有约.山东支医千村行”活动方案,7月底至8月初,秀山县人民医院组织援渝医疗专家在中和街道、清溪场镇街道、溶溪镇下辖的9个村居开展为期9天的大型义诊活动。秦静积极参与活动,细心问诊、耐心解答村民咨询、开展现场查体,详细讲解常见的气道慢病防治知识,劝导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患者戒烟并进行健康生活教育引导等。她的专业水平、职业操守、敬业精神受到村民交口称赞,也为援渝支医专家团队赢得了良好口碑。

义诊过程中,她接待了一位70多岁、有多年咳喘病史的老人,经过心肺听诊,老人的情况比较复杂,需要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医生,孩子们都在外地打工,我不晓得该怎么办。”老人掉下了眼泪。秦静的心也被揪了起来,老人的病情已经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她主动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了老人,协助他到县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最终使老人得到了规范诊治。

秦静在为患者进行问诊

“鲁渝健康协作对我来说既是一项任务,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秦静说。她撇下年幼的孩子,克服对家人的思念,把秀山当作第二故乡,立足岗位、兢兢业业,用自己所长医治百姓病痛,努力做好传帮带,默默为鲁渝健康协作贡献汗水与智慧。“我只是我们援渝团队里的普通一员,我做的都是我该做的事。”每每听到大家的夸赞,秦静总是这样说。

来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

编辑:文 墨

通联:赵德华

审核:孙文龙

终审:马静春

▼往期精彩回顾▼

【硬核科普】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医界名家】张静:做好群众健康的“守门人”

【特色专科】莫名疼痛?不小心骨折?原来“祸端”是它!

▽医界君拍了拍你:点击在看,或者把公号置顶,有助于更快找到我们的最新推送